0986-324447386
19104898081
中国历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,历经沧桑,岁月沉淀,每一页的内容都是灿烂多彩,足以长久品味。1.大约4700年前,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九黎族蚩尤,蚩尤的俘虏被称为“利民”。之后黄帝打败炎帝,成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。
后人称赞黄帝为中原始祖。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,并合在一起,所以我们也叫“黄艳后裔”。2.姚是黄帝之后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。尧死后,舜建议将王位传给尧的儿子朱丹,诸侯不拜朱丹而拜舜,推舜为帝。
这种退位在历史上被称为“退位”。3.鲧之子禹接受了“开、通、疏、凿、引”的治水方法,升任部落联盟首领。4.于禅把皇位让给伯夷,于的儿子继承皇位称帝,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仆国——夏。
世袭制从此取代了禅制。5.夏朝第十六代国王“桀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,“桀狗尧狗”和“桀骜”都出自这个人。
6.《唐》以“开网”示善心,得民心,进而击败,灭夏剑上;唐,又名,是尧舜时期契约的传人。7.“义隐”是商朝开国之父,中国第一贤者。在历史上,他被视为求爱和道教的典范。后来又辅佐“外服、任重、太甲”三王,亲自写了《伊训》、《肆命》等。
用的是“Yi Yin囚禁皇帝(太甲)”的典故。8.中国最早书写甲骨文始于商朝。9.商代第三十代王周,是那样的典型暴君,史称“桀桀”。
周创制了“炮牌”、“柴池”等刑罚,创制了“鹿台、酒池、肉林”,浪费钱财,滥杀无辜。10.姬昌,被后人称为周文王,实行仁政,其中包括太典乐、辛嘉博士、姚宏、三义生等先贤。在姜尚(子子牙)的协助下,奠定了灭商的基础,写出了《周易》,把八卦打成了64卦,并作了卦辞。11.殷商“费语,忠义远矣”,碧干被挖,河马小厨师装疯,小儿子跑路。
养兵砍杀,仆从背井离乡,芦台自焚,奸臣鄂赖、皆斩首,殷商亡,周朝出世,封于齐,(武十二年,之女)难寻妃子(鲍思笑),而狼烟连戏诸侯于台,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。濠经被狗戎攻破,被杀,死于西周。太子即位,为周平王,迁至洛邑,称为东周。13.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。
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,连同晋文公(重耳)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庄公之后的爵,被称为历史上的“春秋五霸”。14.“管鲍之谊”是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圣贤管仲和鲍子牙之间的友谊。15.“秦晋之善”是指帮助流亡在秦的晋国流亡之子回国为君,并将女儿文碧嫁给,从而达到“秦晋之善”。16.丁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。
楚庄之所以能夺冠,意味着取代了“中原之胜”的发源地石舟。17.越王勾践拼尽全力为国效力。22年后,仇雪恨吴,成为春秋末代霸主。18.勾践称霸的主要谋士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,潜心于此。
相传曾将一个玉人石献给吴王傅槎,使他沉入美人中,灭了吴。勾践成为恶霸后,被尊为将军。然而,范蠡认为:“太傅之后,长命百岁难”,并且认为 20.商鞅变法:商鞅,原名公孙阳,通过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强大。但由于执法,太子(秦惠文王)即位,以分尸之刑予以纠正。
可以说商鞅是“被自己束缚”了。21.孙膑和庞涓是一路弟子,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,向魏帝献媚言,挖出孙膑的髌骨。
孙膑装疯,被齐国救走,然后就有了“救赵于魏”的故事。在一次战斗中,他设计了大北魏军,杀死了庞涓。“害人之心不可为,防人之心不可为。
”22.战国时期,齐国孟尝君的田文、赵国平原君的赵升、魏国新陵君的魏无忌、楚国沈骏的黄邪等四大诸侯。23.自以来,强大的秦国就有统一天下的野心,于是“齐、楚、燕、汉、赵、魏”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,秦国谋士张仪“连横”分散了联盟,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。24.屈原投河自尽,屈原出名,是楚国的皇家贵族。
他是我国伟大的诗人、政治家、思想家和爱国者。他因发表贬损言论而被流放。后来,因为不忍看到国家(楚国)陷落,他投河自尽,李玟在船上没有找到尸体。
为了防止鱼吃,他用竹筒把米倒进河里,后来演变成赛龙舟和饺子。25.赵括纸上谈兵:秦攻赵,旧主廉颇藏。
秦没有政策。后来秦制定了离间他的计划,把他调离廉颇。赵被任命为赵括的指挥官。
他只会纸上谈兵,不会实战。他白白被秦国打败,40万赵国士兵,除了240个小将,全部被坑死在昌平,成为历史上的大悲剧。
26.新陵君盗符救赵:战国时,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,而与楚国()会师,他委托新陵君向王维求救。王维被秦国威胁拒绝,信陵君偷走了兵符。如果王维是假的,他会出兵救赵,但事件完成后他会留在赵。27.荆轲刺:秦王嬴政上台后,灭韩、灭赵,攻取燕国。
燕王丹派武士荆轲去刺杀秦王,但刺杀失败,他失去了生命。然而,他的勇敢、机智、害怕暴力和死亡的精神始终珍视历史。28.秦始皇统一中国:先后灭韩、赵、燕、魏、楚、齐山东,实现了中国的统一,并决定接受“第一天子”的称号。
秦始皇建立了封建专制制度,实行中央集权统治,并在当地实行郡县制。29.陈胜光武起义:秦始皇死后,他的十八个儿子胡亥篡位,称秦二世为皇帝。在郎中赵高(有“指鹿为马”的典故)的唆使下,继续修建阿房宫,百姓不满,纷纷抱怨。
军长陈胜、光武揭竿而起,全国各地纷纷响应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秦运动农民大起义。30、西楚霸王项羽:陈胜、吴广被害后,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,其首领是楚国上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,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、英布、吕臣的反秦武装,并在巨鹿一战,破釜沉舟,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,扭转了反秦战局。31、鸿门宴:反秦义军刘邦攻陷秦都咸阳,秦王朝死亡,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,刘邦携张良、樊哙赴宴,席间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,刘邦在项伯、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。32、萧何月下追韩信: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,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,韩信接纳“明修栈道、暗度陈仓”之计,攻陷三秦,占据关中,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设汉朝。
刘邦做了天子后,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,后萧何与吕后(刘邦妻)设计将韩信正法,所谓: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!”33、霸王别姬:刘邦趁项羽发兵之际,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国都彭城,项羽回攻,大北汉军,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,刘邦求和,范增未允,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,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,后接纳韩信的十面匿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下,项羽爱妻虞姬,唱罢“汉兵已略地,四面楚歌声,大王意气尽,贱妾何聊生”拔剑自刎,一代名姬香消玉损。项羽退至乌江,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,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,在乌江边拔剑自刎,“生当做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,西楚霸王竣事了自己的生命。34、吕氏之乱:吕雉,刘邦结发之妻,其子刘盈即位,吕氏便执掌大权,进入了吕后时代,吕后为人阴险狠毒、残酷无情,践踏糟踏刘氏家族,欲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,其中,将刘邦爱妾戚夫人,砍手足、挖出双目、熏聋耳朵、弄哑喉咙,扔进猪圈,做成“人彘”。
吕氏执政16年,死后,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,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,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。但吕氏继续了汉高祖开创的“与民休息、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”政策,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。35、飞将军李广:汉朝猛将,一生抗击匈奴,赢得飞将军隽誉,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。
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: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。
36、卫青和霍去病:均为西汉时期反抗匈奴的将军,“匈奴不灭,无以家为也”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,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。37、张骞通西域:西汉张骞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,二次出使西域,对开发丝绸之路卓有孝敬。
38、司马迁写《史记》:西汉司马迁承袭父志编写《太史公记》(《史记》),因替上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“腐刑”,忍辱含垢地生存,深知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”,6年出狱后高昂著述,终于完成了《史记》,历时10余年,共130卷,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。39、昭君出塞:王昭君,汉元帝时宫女,名王嫱,字昭君,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,不得宠幸。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,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,南飞大雁为之驻足,故有“落雁”之称。今后,匈奴和汉朝和气相处60余年,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。
40、王莽改制:汉成帝时大司马,公元8年,王莽篡汉位称帝,该国号“新”,举行了一系列的改制,均未乐成,公元25年,汉皇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,建设了东汉王朝。41、班超弃笔从戎: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探险家,通军事,有胆气。40岁出使西域,71岁回洛阳,历经31年,招抚了西域鄯(shan)善、于阗、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。
42、党锢事件:指东汉汉桓帝时期,以李膺、陈蕃为首的权要团体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,抨击阉人的黑暗统治。官宦依靠皇权,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,史称:“党锢之祸”,时光荏苒,党人“杀身以成仁”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。43、黄巾军起义:东汉晚期,官宦和外戚两大团体交替专政,社会动荡不安,民众流离失所。
冀州巨鹿人张角提出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口号,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,划定义军以黄巾缠头,故称“黄巾起义”,后被官军镇压,余部作乱了20余年,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。44、董卓专权:黄巾起义后,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,招兵买马,扩充实力,盘据一方。
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阉人为名进京驻守,废少帝,立陈留王刘协为帝(汉献帝),董卓自封相国,独揽大权。45、袁绍尽灭阉人:东汉末年,阉人当政,上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协助诛灭阉人,反被阉人行刺,袁绍、袁术引兵入宫,大杀阉人两千多人,阉人张让、段珪挟帝出逃,后被逼投水自尽。46、王允巧诛董卓: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,生长到“董卓不除,国无宁日”的田地,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(义父子关系),使之反目,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。47、挟天子以令诸侯:王允定计诛董卓,执掌朝政,董卓部将郭汜帅雄师攻陷长安,吕布出逃,王允被杀,郭汜当政,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,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,曹操自封上将军,开始了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。
48、官渡之战: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与北方的袁绍发生了冲突,公元200年,袁绍派军10万进军,先是上将颜良、文丑被暂降曹操的关羽所杀,形成了官渡坚持。袁绍谋士许攸献计不被接纳,且家人被拘捕,弃袁投曹,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,一战将袁绍击败,两年后袁绍忧愤而亡。
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。尔后曹操各个消灭袁绍残余,统一了北方。
49、华佗:汉末注明医学家,外科技术尤为精湛,首次将全身麻醉(酒服麻沸散)应用于外科手术。并模拟“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”5种禽兽创编了“五禽戏”。
50、三顾茅庐:袁绍败北,刘备投靠刘表,屯驻新野小县,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知:卧龙、凤雏两人,得一可安天下。“卧龙”诸葛亮,字孔明,刘备三访襄阳隆中,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,并根据《隆中对》“东联孙吴,西据荆益,南和夷越,北抗曹操”的计谋,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。51、赤壁之战: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,预南下扫平刘表和江东孙权,刘表病故,次子刘琮继位,向曹操递了降表,刘备腹背受敌,撤往江陵,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,幸有赵云、张飞奋力拼杀得以脱险,退至江夏与刘琦汇合;同时,孙权接到曹操檄文,劝其投降,鲁肃献计团结刘备抗曹,任周瑜为多数督,程普为副都督,鲁肃为赞军校尉,领兵五万赤壁下寨抗曹。
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战,曹操接纳庞统之计将战船连在一起,孙刘同盟设反间计(蒋干中计)、苦肉计(周瑜打黄盖),并巧借东风,火烧连营,曹操败走华容道,被关羽所放(曹操对关羽有救命之恩),逃回江陵。赤壁一战,奠基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52、孔明巧取荆襄:周瑜在赤壁大北曹操后,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计,略施小计,兵不血刃,巧夺南郡、荆州和襄阳。
刘备丧偶,周瑜生计,用孙权的妹妹向刘备招亲为由,欲将刘备骗到南徐,以换回荆州。刘备协同赵云如约而至,在诸葛亮三个锦囊的资助下,带着妻子宁静回到荆州,所谓“周郎奇策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53、建安七子:在曹操统治团体里,建安七子: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幹、阮瑀、应玚、刘桢主导文坛生长。54、公元220年,一月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曹操在洛阳病逝,十月,曹丕称帝,建魏,东汉死亡。55、公元221年,刘备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史称蜀汉。
56、关羽因大意失荆州,公元222年,刘备为夺回荆州,替关羽报仇,发兵三峡,进攻东吴,在彝陵猇(xiao)亭被陆逊打败,于次年病逝。57、自蜀汉建兴5年起,诸葛亮上书《出师表》给后主刘禅,六次发兵北伐,史称“六出祁山”。在最后一次北伐,至五丈原,终因心力交瘁,病逝,年仅54岁。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,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,他为蜀汉的牢固和生长真正做到了“全心全意,死尔后已。
”58、公元229年,孙权在武昌称帝,国号吴,迁都建业,至此“三国鼎立”的局势正式形成。59、公元249年,司马懿发动“高平陵事件”,杀曹爽、何晏等,司马氏至此专权魏国。60、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:曹髦,曹丕之孙,公元260年,因司马昭权势日重,危及帝位,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,路人皆知,率殿中卫士、僮仆讨伐司马昭未果被害;曹髦死后,司马昭立曹奂为帝,即魏元帝,自己独揽大权。
61、三国归晋: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,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,是扶不起来的天子,在奸佞阉人黄皓的唆使下负荆而降,刘备、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今后死亡。蜀汉死亡不久,司马昭病死,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,自立为晋武帝,建设了晋朝,公元279年,起兵灭吴,三国归晋,全国统一。
62、公元290年,晋武帝病重,弱智太子司马衷即位,为晋惠帝。之后连续16年的“八王之乱”,独剩东海王司马越,司马越毒死晋惠帝,立司马炽为帝,即晋怀帝,西晋王朝今后衰落。63、公元308年,匈奴人刘渊称帝,国号汉,十六国开始,公元316年汉军大肆进攻西晋国都长安,晋愍帝赤上身,乘羊车出城请降,西晋死亡。次年东海王司马越侄司马睿在南方建业正式称帝,为晋元帝,建设东晋王朝,任王导为宰相,配合执掌朝政,实为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,司马睿亦因不满“王马共天下”的局势,最终抑郁病死。
64、十六国:从刘渊的后汉开始,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后建设了许多国家,史上称为“十六国”,南方由东晋统治。十六国与东晋并立百余年。65、南北朝:公元420年,东晋将领刘裕登位,国号“宋”,统治南方,晋恭帝退位,东晋死亡;次年刘裕鸩杀晋恭帝,开了杀“禅让退位者”的先例。北方的北魏灭掉北方的几个小国,竣事了十六国破裂的局势,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。
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统天下,并立百余年,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“南北朝”。66、科学巨匠祖冲之就是南北朝时期的良好的数学家、天文家和机械制造家。
他所创制的《大明历》,确定一年为365.2428天(与现代科学确定的只差50秒),开发了历法史的新纪元。祖冲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7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;祖冲之还和他的儿子解决了球体体积的盘算,后人称之为“祖氏原理”。
于公元500年逝世,享年72岁。67、淝水之战:十六国时期,前秦苻坚讨伐东晋,其先锋队伍被晋军击溃,秦晋两军夹淝水对阵。
晋军要求秦军后撤,以便渡河一决胜负,在秦军退却之际,秦军中有人疾呼:秦军败了,秦军大乱,晋军乘胜出击,大获全胜。荣幸逃脱者丢盔弃甲,连听到“土崩瓦解”也以为是晋军到了。这就是史上有名的“淝水之战”。
68、顾恺之:东晋时期绘画卓越的代表人物,是我国早期绘画理论家,代表作《洛神赋图》。69、公元581年,杨坚灭北周,称帝,国号隋,为隋文帝,建都长安。杨坚登位后以“节俭”、“杀贪官污吏”稳定了政权,后举行了系列的革新,其中最大的功劳是,破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,开创了科举制。公元587年,隋文帝举兵南下,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“陈朝”,统一了中国,竣事了270年(东晋、南北朝)的破裂局势。
70、公元604年,杨坚次子杨广,弑父杀兄夺取皇位,是为隋炀帝,公元617年,晋阳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,攻入长安,立代王侑为帝。公元618年三月,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“宇文化及”杀于江都,五月李渊在长安废隋恭帝侑,称帝,国号唐,建元武德,是为唐高祖,隋朝死亡。71、决战玄武门:唐高祖李渊有四子:三子玄霸早亡,宗子太子建成、次子秦王世民、四子齐王元吉。宗子建成、四子元吉因恐惧李世民的势力,频频设战略杀李世民,公元626年,李世民伏兵玄武门,杀太子建成、齐王元吉,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,八月李世民即位,是为“唐太宗”,年号,“贞观”。
72、房谋杜断: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,房玄龄、杜如晦,房玄龄善于盘算,杜如晦能断大事,二人默契配合配合辅佐唐太宗,唐太宗视为自己的手臂。73、公元641年,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和亲,为增强藏、汉两族的友好作出了孝敬。74、玄奘西游取正经:公元627年,陈玄奘孤身西行取经,历经巨细110各国家,到达释教圣地—天竺,公元645年返回长安,历时18年,带回佛经600余部,著《大唐西域记》。
75、公元649年五月,唐太宗病逝,天宗九子李治(唐高宗)即位,唐太宗在位期间“偃武修文”,使得黎民安身立命,文化辉煌光耀,国力壮盛,史称“贞观之治”。76、女皇武则天:公元655年,唐高宗废皇后王氏,册立武则天为皇后,自此,武氏独揽内宫大权,660年,因高宗患风眩,目不能视,下诏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,武则天从参政步入执政;674年武则天与高宗同殿听政,共受朝拜,天下称“二圣”。公元683年,高宗卒,武则天立三子李显为帝,是为唐中宗,自为皇太后临朝听政,次年,武后废中宗,改封庐陵王,立四子李旦为帝,是为睿宗。公元690年,武则天在“上尊天示”“顺从众议”下,登临大宝,改唐为“周”,自号“圣神天子”,武则天称帝后,大开科举,破格用人,奖励农桑,生长经济,知人善任,容人纳谏,在其掌理朝政的半个世纪,社会稳定,经济生长,为厥后的“开元盛世”打下了基础。
77、狄仁杰桃李满天下: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,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,尊称“国老”,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许多人,厥后都成了唐代名臣,包罗宰相张柬之,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,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,故称“桃李满天下”。78、公元705年,武则天重病,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,杀张易之、张忠昌,唐中宗李显复位,恢复国号唐,十一月武则天去世。79、唐中宗复位后,让其妻韦后当权,公元710年,中宗卒,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韦后,拥其父戴睿宗复位,两年后,睿宗传位给李隆基,是为“唐玄宗”。
唐玄宗在宰相“姚崇、宋璟”辅佐下,吏治不紊、纲纪有条,再次泛起了“天下大理”的中兴局势,史称“开元盛世”。厥后被奸相李林甫、杨国忠(杨玉环的同族哥哥)破坏殆尽。80、公元713年,高宗之女(武后生),太平公主谋反被玄宗赐死,其党羽及儿子们尽数被诛杀,同党窦怀贞被改姓“毒”,王晋改姓为“厉”,以作为处罚。
阉人高力士因诛逆有功被破格提升,官宦之盛今后开始。81、公元718年,日本遣使中国,受唐天子接见,获赠大量朝服。次年,日本天皇下令,举国仿衣隋唐,遂成为和服基础。82、公元713年,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来到中国,考中进士,在唐朝政府担任官职,唐玄宗赐名:晁恒。
同期唐朝僧人鉴真东渡日本,将中国富厚的文化传到日本。两位中日友好的使者最终都客死他乡。
83、李白和杜甫是历史上最良好的诗人,李白,字太白,后人称为“诗仙”,是继屈原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;杜甫,字子美,后人称为:“诗圣”,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公元744年,两位文学巨匠在洛阳相遇,成为历史韵事,闻一多曾把二人的相遇比喻成太阳和月亮的相碰。84、安史之乱:唐玄宗执政后期,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,在范阳起兵,攻陷洛阳,安禄山自立为帝,号大燕天子,之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,唐军乘机收复长安、洛阳。
不久安禄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,也称大燕天子,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,此次叛变连续了8年,史称“安史之乱”,也是由盛到衰的转折点。85、杨贵妃,小字玉环,“姿色冠代”,中国古代四大玉人之一,公元745年被唐玄宗册为贵妃,深得痛爱。安禄山叛乱攻陷潼关,唐玄宗携杨贵妃逃离长安,至马嵬驿,将士杀奸相杨国忠,玄宗被逼缢杀杨贵妃,卒年38岁。
86、唐代两位著名的书法家:颜真卿、柳公权,后人并称“颜筋柳骨”来形容书法气势派头。87、唐末,公元875年,王仙芝起义,自称“天补平均上将军”,黄巢率众响应,公元880年黄巢义军攻克长安,唐僖宗南逃,黄巢称帝,改号大齐。公元884年,唐李克用、朱全忠击败黄巢义军,黄巢至狼虎谷自杀,起义失败,唐朝也迅速走向衰亡。
88、唐朝末期,经由藩镇混战,官宦专权,朋党之争,以及农民起义,唐王朝已处岌岌可危之中,于公元907年被朱全忠所灭,唐高祖李渊建立的大唐近300年(公元618年至907年)的基业退出历史舞台。89、唐王朝死亡以后的53年中(公元907年至960年),中国先后履历了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。
公元960年后周“点检”(职位名称,相当于皇家队伍司令)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叛乱,“黄袍加身、拜呼万岁”,夺取周政权,即位天子,建设宋朝,是为宋太祖,建都开封。90、宋太祖杯酒释兵权:为了牢固自己的统治职位,宋太祖赵匡胤“杯酒释兵权”,排除了禁军上将石守信、王审琦的兵权,不久用同样的方式撤职了个藩镇的节度使,增强了中央集权。91、宋太祖建设北宋王朝后,五代十国中留下来的有北方的北汉、南方有南唐、吴越、后蜀、南汉、南平等国。
宋太祖用了13年的时间,把南方五国灭掉,又发兵北汉未果,不久病逝,其弟赵光义即位,是为宋太宗。92、南唐后主李煜是历史上有名的作家,其王国后的词写的很好,最著名的有《虞尤物》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几多!小楼昨夜又东风,祖国不堪回首明月中。栏杆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”93、杨业,又名杨继业,随北汉后主归宋后,被宋太宗任命为上将,在抗辽战争中屡立战功,被称“杨无敌”,后在征辽战役中,在陈家口不幸被俘,誓不投降,绝食而亡。之后杨继业儿子杨延昭,孙子杨文广在守卫宋朝疆域战争中屡立战功,成为抗辽名将。
后人将其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“杨家将”世代流传。94、北宋王小波起义:川蜀地域王小波、李顺因不堪官府的压榨聚敛,聚众起义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“均贫富“的农民义军,后被官军镇压。
95、寇准抗辽:寇准是北宋名相,宋太宗时期入朝任职,因朴直不阿被贬;宋真宗即位后,再次被启用任宰相。对北宋抗辽作出了很大的孝敬。
96、范仲淹:北宋时期伟大的革新思想家,宋仁宗时期任职,公元1043年开始革新,终因阻挡派势力强大,革新失败,历时1年4个月,史称“庆历新法”,范仲淹被贬至邓州后,撰写了著名的《岳阳楼记》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为人准则,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归纳综合。97、王安石: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宋嘉佑三年(1058)王安石上万言书给宋仁宗,名为《上仁宗天子言事书》,主张变法,未被仁宗采取;宋神宗即位,任参知政事开始变法,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。公元1085年神宗病逝,守旧派执政,新法全部被破除。
王安石一生著述颇多,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。98、公元1048年,毕昇发现了活字印刷术,实现了人类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厘革。99、公元1088年,沈括,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,著有《梦溪笔谈》,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辉煌巨著,至今享誉海内外。
100、公元1115年,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,国号大金,是为金太祖。101、靖康之耻:靖康元年(公元1126年)金兵再度南侵,攻陷太原,直逼京都汴京,徽宗、钦宗二帝被金人俘获,北宋死亡,史称“靖康之耻”。
公元1127年,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(南京)即位称帝,是为宋高宗,南宋开始。102、岳飞:南宋著名将领。公元1126开始抗金卫国的戎马生涯,公元1140年金人背盟,大肆南侵,岳飞、韩世忠、张俊等率领宋军奋起反抗,在郾城之战中,岳飞破金兀术“拐子马”,大北金军,在岳飞乘胜追击,收复失地之时,被宋廷召回,“十年之功,毁于一旦!”。
103、卖民贼秦桧:秦桧,北宋时期的大臣,在北宋陷落时被金兵俘虏,因其奴颜婢膝,获得金太祖的重用,并在宋金征战之际,连同其妻王氏派往南宋做了内奸。秦桧在南宋任宰相期间,卖国求荣、陷害忠良,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将抗金英雄岳飞杀害,一起被害的另有岳云、张宪等忠良,造成了一起人神共怒的千古冤狱,而秦桧及其妻王氏也是遗臭万年。104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:辽及北宋时期,蒙古国各部落为争夺领域展开了恒久、猛烈的部落战争,乞颜部落可汗,铁木真气力逐渐强大,并陆续消灭了其他部落,统一了蒙古,被推为大汗,即成吉思汗。
105、公元1271年,蒙古国忽必烈改国号为元,是为元世祖,次年迁都大兴府(今北京市)。随后,大肆南下攻宋。公元1279年,元朝统一了中国,南宋宣告死亡。
抗元英雄文天祥被俘,誓死不降,终被正法,卒年47岁。“自古英雄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历史”是其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,其被俘后许多慷慨悲壮、志薄云霄的爱国诗篇,最著名的一篇是在狱中所作的《正气歌》。106、元世祖时,威尼斯商人马可•波罗入华,17年后回国,写下《马可•波罗游记》,将东方文化传入欧洲,引起惊动,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憧憬,西班牙人哥伦布正是想来富庶的东方,而误入美洲,发现了新大陆,开发了西欧航线。
107、元世祖死后,其孙铁穆耳即位,是为元成宗,元成宗时期,贪赃枉法日益严重,贪官污吏数不胜数,冤案层出不穷,一些文人接纳其时盛行的杂剧形式揭破对社会的不满,于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—元曲降生了,其中关汉卿所著《窦娥冤》是最为鲜明的代表,广受民众喜爱。108、朱元璋:元朝末年,元顺帝即位后,荒淫残暴,民不聊生,许多地方发作了农民起义,并割地称王,自立国号。
其中有一支由朱元璋向导的队伍,实力生长迅速,朱元璋先后消灭了陈友谅、张士诚等南方势力,于1368年在应天(南京)称帝,国号明,是为明太祖。同年八月,明将徐达率军直捣元多数(北京),元顺帝逃往塞外,统治中国97年的元王朝被推翻。109、刘基:字伯温。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元勋,为朱元璋制定了“先灭陈友谅、再灭张士诚,然后北向中原,一统天下的”的战略目标。
功成名就后主动告退,告老回籍。后被其政敌胡惟庸迫害。刘基是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和文人,代表作《郁离子》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职位。110、胡蓝之狱:明太祖开国后大封元勋,李善长、徐达、常遇春等人被封为公爵、刘基被封为伯爵,汤和等被封为侯爵。
有些元勋仗着自己的劳绩,横行非法,结党专权,愈甚至威胁到朱元璋的君权。公元1380年,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被告密谋反之机,诛杀胡惟庸以及其部下15000多人。
今后明太祖以“胡党”为由,杀戮了不少无辜元勋,其中,77岁的李善长被赐死,全家共70多人被诛杀。公元1393年,凉国公蓝玉被告谋反,全家被杀,并株连15000多人,包罗一公、十三侯、二伯,时人称之为“蓝狱”,这两次大狱连续了14年之久,后人合称为“胡蓝之狱”。厥后又设置了“锦衣卫”特务机构,卖力监察大臣的运动。
111、靖难之役:明太祖开国后,将自己的子孙加封为王,镇守边疆。藩王权力很大,最受器重的是燕王朱棣。公元1398年,明太祖去世后,皇太孙朱允炆即帝,是为惠帝,史称建文帝。
建文帝即位后,为掩护自己的皇权,决议削藩,各藩王先后被革去兵权。1399年,燕王朱棣起兵以“清君侧”为名,北平起兵,其队伍称为“靖难军”,此次内战史称“靖难之变”。
112、空前绝后“诛十族”:朱棣入京即帝位后,立刻诛杀建文帝的臣子、宫人、内官无数,并令建文帝的臣子方孝孺起草继位诏书,方孝孺誓死不从,被朱棣诛杀九族亲眷,外加学生,“十族”共873人。朱棣诛杀建文帝的家属及臣子共一万多人,惨绝人寰。
清初史家谷应泰叹曰:“嗟乎,暴秦之法,罪止三族;强汉之律,不外五宗……世谓天道好还,而人命至重,遂可灭绝至此乎!”113、郑和下西洋:明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,从公元1405年至1431年快要30年里,郑和七次出海,前后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,最远到达非洲。114、土木之变:公元1449年瓦刺太师也先兵犯大明,明英宗亲征,兵败退至土木堡,明英宗被俘,史称“土木之变”;国不行一日无主,于是,在群臣的蜂拥下朱祁钰即位,是为明代宗,史称景帝。景帝力主抗战,任命于谦卖力指挥守卫北京,并取得了胜利,赶走了侵略军。“北京守卫战”在明朝历史上以致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职位。
115、夺门之变:于谦赶走了瓦刺军,明英宗被放回后宣布退位,被代宗软禁起来,1457年,明代宗病重,大臣徐有贞、阉人曹祥瑞拥太上皇英宗复位,史称“夺门之变”。于谦等人不久被杀害。116、庚戌之变:明世宗着迷玄门,大学士严嵩应善于起草祭神文书而被重用,官至内阁首辅(相当于宰相),公元1550年,鞑靼部落俺答兵犯大同,兵临北京城下,严嵩闭城不战,俺答队伍在城外烧杀抢夺,历史上称此为“庚戌之变”。
117、明中严嵩、严世蕃父子恃宠专权,独揽国政,排挤异己,践踏糟踏忠良。公元1565年,世宗降旨:将严嵩削职为民,将严世蕃西市斩首。严嵩父子倒台。
118、公元1581年,明神宗万历年间,内阁首辅大张居正在清丈全领土地的基础上,在全国推行“一条鞭法”,把一切征税项目包罗田赋、徭役、杂税等合并起来征收。1582年,张居正病死,十年的革新结果付之东流。119、公元1565年,名将戚继光、俞大猷等在兴化大破倭寇,斩杀敌众2000人,肃清倭乱,救还被挟持黎民3000多人,史称“兴化大捷”。
120、明代名医李时珍著《本草纲目》52卷,载药物千余种,验方万余条,是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,此书在生物学、化学、矿物学、地质学、天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,达尔文称之为: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。121、公元1579年,西班牙传教士利玛窦将鼻烟带入广东省,今后,中国的吸烟人口大增,并一直延续至今。
122、公元1592年,大明朝廷向朝鲜派兵,援助属国朝鲜反抗日本向大陆的军事扩张,这是中朝人民的第一次互助抗击日本的侵略。123、收复台湾:1624年,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入台湾,开始对台湾的殖民统治。1662年2月,郑乐成率军赶走荷兰殖民者,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,其后,郑乐成的子孙统治了台湾20多年,直至1683年,清军进驻台湾,设立台湾省,郑乐成作为民族英雄,永留史册。
124、东林党人:在现在的无锡有个东林小学,是原来明朝末年东林党人讲学的地方—东林书院。明末清官顾宪成罢官至无锡,修复筹建了东林书院,获得了政府不满的士医生、权要、知识分子和商人的支持,形成了社会舆论的中心,阻挡他们的人称之为“东林党”。后遭到当朝阉党魏忠贤的迫害,东林党首脑先后被逮捕迫害,有“前六君子”和“后六君子”。
明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,惩治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,东林党人得以昭雪,并一度入阁。125、徐光启:明代良好的科学家,他与西班牙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《几何原本》对我国近代数学有着重要的影响;所著《农政全书》可谓其时我国农学中的百科全书;他还使用望远镜观察天象,是我国提出“银河是由无数星星组成”的第一人,不愧为“我国17世纪良好的科学家”。126、公元1616年,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,在赫图阿拉称“汗”,国号大金,史称后金(厥后改国号为清),努尔哈赤就是历史上所说的“清太祖”。
1626年名将袁崇焕在辽东打败后金,努尔哈赤战死,史称“宁远之战”,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即位,即为“清太宗”。127、闯王李自成:公元1627年陕北白水县王二揭揭竿起事,各地纷纷响应,李自成、张献忠也加入了起事的队伍。
1636年李自成被推为“闯王”,1644年头春,李自成在西安建设“大顺”政权。3月,农民军攻陷北京,崇祯天子吊死在煤山树下,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推翻,5月,原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占领北京,李自成退出北京,在转辗河南、山西、陕西一带,1645年被地方武装击毙,年39岁。128、三藩之乱:清兵入关后,为清朝着力最大的明朝降将有:孔有德、耿仲明、尚可喜、吴三桂。清廷平定南方后,暂由吴三桂等人镇守,吴三桂镇守云南、尚可喜镇守广东、耿精忠(耿仲明之孙)镇守福建,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镇守桂林。
1673年11月康熙帝下诏削藩,吴三桂、尚可喜、耿精忠三番之乱起,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,清廷才真正在大陆完成了统一。129、1683年,清朝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雄师进攻台湾,郑氏伤亡惨重,郑氏大臣投降大清,至此全国统一。130、雅克萨的胜利:明朝末年,沙皇俄国向黑龙江地域大肆进犯,占领了黑龙江北岸的雅克萨城,清政权进关以后,派兵收复了雅克萨,公元1689年,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署了《尼布楚条约》,划分了两国界限。
131、清朝文字狱:自清军入关至清朝死亡,文字狱与大清相始终,前清尤甚,肇于顺治,渐于康熙,烈于雍正、乾隆,清朝文字狱成为阻碍中华文明生长的一大桎梏。132、曹雪芹与《红楼梦》:康熙下江南的时候,经常住在一个织造官曹玺家中,曹玺的妻子孙氏是康熙小时候的奶母,因受到康熙的眷顾,且织造又是个赚钱的差使,因此曹家成了一个权门,雍正即位后,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了曹家,雍正将曹氏抄家免职,曹家消灭。曹玺有一子,名曹霑,字雪芹,立誓将自身履历写一部反映其时社会生活的小说《石头记》,就是厥后的《红楼梦》,写至第八十回,因儿子夭折,含恨而终;另一个文学家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,使《红楼梦》成为了一部完整的小说。133、《明史》:是一部记述明代历史的清代官修纪传体史书,编著耗时95年,是我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。
134、圆明园:乾隆九年(公元1744年),圆明三园:圆明园、长春园、绮春园建成,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离宫别院规模最大的一座,后为英法联军损毁。135、公元1839年,林则徐在广东严厉禁烟,责令英商缴烟,共缴获200多万斤,在虎门烧毁。次年英国以此为由发动中英鸦片战争。
(1840年—1842年)。136、公元1842年,中英签署不平等的《南京条约》,主要内容是开放广州、上海通商,协定海关税则,割让香港。今后,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开国家。
137、公元1843年,中英签订《五口通商规章》,在香港宣布实行,又签订了《虎门条约》作为《南京条约》的增补。138、公元1844年,中美签订《望厦条约》,中法签订《黄埔条约》,美国、法国获得了同英国同样的权力。
139、公元1851年,洪秀全在广西桂林金田村起事,建号“太平天国”,自称“天王”,攻克永安后,洪秀全在永安封杨秀清为东王、冯云山为南王、萧朝贵为西王、韦昌辉为北王、石达开为翼王。1853年,太平军攻克南京,更名天京,定为国都。太平天国祸乱了其时中国最富庶的东南地域,大量社会财富子虚乌有,人口锐减。1856年,太平天海内讧,北王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及其部下2万余人,天平天国渐趋败亡,1864年洪秀全死亡,清军攻入南京,太平天国败亡。
140、公元1856年,英国以“亚罗号”事件为由提倡第二次鸦片战争(1856-1860),法、美、俄也发兵加入。1858年,清廷与俄签订《瑷珲条约》,俄割占大片领土;同年,英法联军攻陷大沽,清廷又与英法两国签订《天津条约》,允许其自由传教等;1860年,英法联军迫近北京,咸丰天子逃往热河(河北承德),英法联军进犯圆明园,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“火烧圆明园”事件。141、公元1861年,清政府命曾国藩统辖江苏等四省军务,洋务运动(1861-1894)开始,开办军事工业、实业,编练陆水师,设西式学堂。
142、公元1883年,中法战争(1883-1885)发作,黑旗军在越南打败法国,击毙法将李维业,取得纸桥大捷。两年后签订《越南条约》,法国占领越南。143、公元1894年,中日甲午战争(1894-1895)发作,1895年,中日签订《马关条约》。144、公元1897年,德国捏词巨野教案,发兵强行租占胶州湾。
同年,沙俄大肆侵入旅顺,强占旅顺和大连。145、公元1898年,光绪帝凭据康有为等人的奏章,下诏定国是,施行戊戌变法,百日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,新政被彻底推翻,光绪帝被幽禁,谭嗣同、康广仁、林旭、杨深秀、杨锐、刘光第等维新人士被害,史称“戊戌六君子”,康有为、梁启超逃往日本,只维持一百日的戊戌变法失败,史称“百日维新”。
146、1899年,义和团拳乱发作于山东,最终导致慈禧太后向列强11国宣战,八国联军入侵北京。147、公元1901年,清代表李鸿章与11国(英、法、日、俄、德、美、意、奥、。西、比、荷)公使签订《辛丑条约》,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。
148、1905年,同盟会机关报《民报》在日本东京建立,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提出“三民主义”。149、武昌起义: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率领新军工程第八营首先举事,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,越日攻占武昌城,武昌起义胜利。
10月11日,湖北军政府在武昌宣告建立,宣布破除清朝“宣统”年号,改国号“中华民国”。150、中华民国建立: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以后,全国各地纷纷响应,先后有14省和上海、重庆宣布独立,1912年1月1日,中华民国南京暂时政府建立,孙中山归国被推选为暂时大总统,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。
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死亡和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专制帝制的竣事,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现代共和国的降生。
本文来源:leyu乐鱼体育app在线-www.yunmuxiu.com